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手術設備的進步,聽神經瘤手術的成功衡量標準已演變為“盡可能全切”、“不面癱”、“保留聽力”三要素并存——這對神經外科醫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準備赴德國做
聽神經瘤手術的前一天晚上,小瑞和閨蜜聊了很久,她較擔心的事情莫過于手術后遺癥面癱。如果面癱了,以后還怎么面對自己的工作同事,如何應對別人異樣的陽光,關鍵是自己的心理也很難以承受……盡管內心有些惴惴不安,較后還是在父母、愛人及閨蜜的安慰下安然入睡,愿這只是一場惡夢,期待明天的日出喚醒沉浸在“噩夢”中的自己,希望明天及以后的自己依然可以美麗如初。
三十多歲的小瑞本是國內企業高管,有著高學歷和倩麗的容貌、優雅的知性氣質。她上學期間就是同學眼中的“女神”,畢業后聘入國內企業,后來遇到了現在的愛人,有了的家庭??墒?019年,她莫名地開始出現聽力下降、耳悶等癥狀,以為只是因為工作過度勞累造成的,就到某醫院掛號耳鼻喉科就診,但醫院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醫生只是給予有助于好轉聽力的藥物,基本為中成藥,服用一段時間后,癥狀也沒有好轉。因為當時聽力下降不嚴重,即使癥狀沒有好轉跡象,她也沒太在意,以為醫院檢查沒問題就真的沒問題了。
可是,不到半年時間,小瑞開始出現舌部麻木,隨后不到一個月,出現輕微的面部麻木,這下她感覺事情好像有些嚴重了,甚至六感告訴她,可能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是去醫院行頭顱CT檢查依舊未發現異常,醫生給開了甲鈷胺和維生素B等營養神經藥物,然而服用一段時間后癥狀還是沒有好轉。
明明感覺身體不適,可就是查不出原因,各種癥狀持續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到了2021年11月左右,小瑞發現自己不僅右側耳悶、聽力下降,右眼視力輕微下降,右側舌部和面部麻木加重,還伴有輕微站立不穩的癥狀,甚至右側手臂用力拿東西時出現疼痛感,例如炒菜時拿不起鍋。因此,她再次到某醫院做了頭顱核磁,發現右側CPA區前庭神經鞘瘤,病灶大小約為25*26*25mm,增強掃描顯示明顯強化。她再次拿出2019年的CT影像質問醫生,那個時候為什么沒有檢查出病情,醫生表示當時確實無法發現這個腫瘤。
2021年12月,影像檢查顯示:右側CPA區可見團塊狀T2稍高信號,T1稍低信號,病灶大小約為25*26*25mm,累及右側內聽道內,增強掃描顯示明顯強化,DWI未見明顯彌散受限,ADC、FLAIR未見明顯異常信號。橋腦及右側橋臂受壓,四腦室變形。
盡管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但是她查過很多聽神經瘤治療相關的資料,并且在網上看到很多患者交流在某醫院做聽神經瘤手術后出現面癱、聽力下降等情況,就很糾結在哪里做手術治療效果會更好,如何才能更大水平避免面癱和聽力下降。
她發現從目前的醫療水平來看,很多醫院都可以做聽神經瘤切除手術,但是由于腫瘤位于大腦“橋小腦角區”——此區域曾被稱為“血腥三角”,匯集了眾多血管和重要功能神經,既要把腫瘤切除干凈,確定后期不復發,又要保存聽神經和面神經功能,這對于醫生的手術技術、醫療團隊的配合程度和醫院的術中輔助設備要求都很高。而現實的情況是,有相當比例的神經外科手術團隊缺乏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輔助,主要依賴手術醫生的經驗,且術中出現聽神經、面神經損傷后也缺乏科學合理的修復技術,這導致很多聽神經瘤患者術后發生面癱、聽力下降的概率仍然很高。
小瑞經過多方查詢和篩選,發現INC神經外科醫生集團的德國
巴特朗菲教授有很多聽神經瘤的成功手術案例,大部分患者術后無面癱,原有聽力得到保留,預后沒有復發。于是她通過INC官方電話400-029-0925聯系到INC的醫學顧問,并咨詢到了向巴教授進行咨詢意見咨詢的機會。
巴教授在對小瑞的病情詳細分析后回復表示,她患的是一種典型的(右側)前庭神經鞘瘤,較大直徑為35毫米(包括內聽道內的部分),腫瘤已經壓迫腦干,有明顯的手術指征,建議手術治療。謹慎的評估切除率為99-全切,除非腫瘤與鄰近神經(耳蝸神經和面神經)之間有嚴重的粘連,在這種情況下,切除率可能是大概率。手術風險很低,在巴教授以往10余年的手術經驗中,沒有出現過術中血管損傷或面神經損傷,導致長期性面癱等情況。但由于小瑞術前已經出現輕度面癱和聽力下降,這意味著面聽神經受到相當嚴重的壓迫,手術解除腫瘤占位效應后,術前癥狀在術后將逐漸好轉并較終恢復正常。
得到巴教授的回復后,小瑞很想赴德國接受手術,可是她還有一點擔心就是,目前國內疫情尚未平息,手術后回國需要被隔離在酒店兩周,萬一在隔離期間出現異常癥狀的怎么辦?對此,INC醫學顧問表示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幫助她向巴教授尋求的術后康復指導意見,如果有必要去當地醫院,建議可以根據地方管理安排申請去醫院復查或治療。小瑞了解情況后,這才放下心來,約定手術時間,準備簽證材料去德國接受治療。
在INC醫學顧問的幫助下,她順利辦理了包括醫療簽證,以及簽證需要的邀請函,入境證明、費用預估、入院手續等。小瑞的愛人原本打算陪她一起去德國,可是由于工作上臨時有重要的事務處理一時之間分身乏術,小瑞的父親擔心女兒去德國舟車勞頓無人照顧,便親自幫助女兒搭理行程所需的物品,陪護女兒去德國。
小瑞和父親抵達德國下飛機后,就有INC工作人員接機、開車接送,還有的翻譯人員幫助他順利入住德國INI醫院。INC工作人員的親切接待使他們感覺即使遠在異國他鄉,也沒有孤獨和焦慮感。此外,醫院各方面的配套服務也人性化,餐廳提供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多種中餐飲食,從每一個細節給予患者較好的體驗,讓來自中國的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更好地適應醫院的生活環境,減少因客觀因素帶來的不適感。
手術全切聽神經瘤,保聽、保面、保顏值
手術當天,在做術前準備的時候小瑞沒有被剃全頭,巴教授只是剔除需要做開顱手術地方的頭發,為她保留了更多美麗的秀發。繼而麻醉醫生幫助小瑞慢慢進入“夢鄉”,不僅要確定麻醉順利到位,還要全程監測生命體征,并根據手術要求擺放半坐位體位,確定術中視野清晰。
準備就緒后,巴教授針對腫瘤的具體位置、形態特點,手術采用適合患者具體情況的個體化手術入路,術中使用神經電生理監測和MRI輔助,確定神經功能、重要腦組織不受損傷,在顯微鏡下完成并確認腫瘤全部切除。
小瑞術后當天即拔除氣管插管,可完全自主呼吸。術后2天復查CT正常,無
腦出血、水腫等,轉至普通病房繼續康復治療。術后3天即可在治療康復醫生的指導下獨自下床行走,術后2周康復出院回國,全身狀態良好,術前右側面部麻木等癥狀均有所好轉,有暫時性的舌頭麻木出現,也將在修養中逐漸得到恢復。
術后3個月回訪時,小瑞恢復良好,事業心很重的她,已經有上班的打算了。她術后恢復得很快,離不開巴教授術前精確的診斷、術中合適的手術入路方案和的手術技術、成熟的醫療團隊配合、高復雜的術中輔助設備,以及術后還有的治療康復。一臺的手術結束后,并不是治療的結束,圍手術期更是關鍵。
聽神經瘤手術治療總結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手術設備的進步,聽神經瘤手術的成功衡量標準已演變為“盡可能全切”、“不面癱”、“保留聽力”三要素并存——這對神經外科醫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而選擇有成功手術經驗的醫生,采用術中全程監測可明確面聽神經與腫瘤的相對位置,從而明確腫瘤切除的邊界在哪里,可爭取順利、無損傷、盡可能地完全切除腫瘤。聽神經瘤手術難度較大,開展聽神經瘤手術的醫療機構或科室應達到相應資質和技術水平,并配備術中電生理監測、術中神經導航等必要設備。
在德國國際神經中心INI,更是將這一手術的“保聽、保面”做到了好,十年前的統計就已經做到了:大概率以上患者腫瘤全切,五年復發率只有4%以下,面聽神經解剖保留率全切,面神經的功能保留率在90%以上。術后面神經、聽神經功能的保留和恢復,與術前損傷程度、病程發展時間、術后規范康復條件等有直接關系,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會有些不同。
- 文章標題:企美女高管的面癱“噩夢”如何破解,手術全切聽瘤,能保聽、保面、保顏值嗎?
- 更新時間:2022-05-27 22:02:46
-
聽神經瘤術后面癱的處理方案制定取決于多方面因素,重點需評估面神經的解剖完整性、...
2022-05-24 16:48:23
-
腫瘤切除程度與面神經保護也有的關系,如果不幸術后出現面癱,或者術前面癱情況在術...
2022-05-24 16:46:07
-
60多歲的李阿姨,因聽神經瘤接受手術治療,然而本來充滿期待的手術,結果卻讓她大失...
2022-06-24 17:05:07
-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手術設備突飛猛進的進步,聽神經瘤手術的成功衡量標準已變成了...
2022-05-10 17:04:36
-
術后面癱恢復過程中,面肌運動恢復良好者,約有一半患者在術后3-6個月出現恢復癥狀。...
2022-05-10 17:56:43
-
聽神經瘤 也被稱為前庭神經鞘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腫瘤,通常不需要任何治療,但有...
2020-02-12 21:38:34
-
面神經的近端與遠端振幅比是評估術后神經功能較敏感的指標,當與副神經的刺激相結合...
2022-06-17 21:48:20
-
聽神經瘤術后面癱的處理方案制定取決于多方面因素,重點需評估面神經的解剖完整性、...
2022-05-10 18:40:22
-
對于聽神經瘤的治療,臨床醫生通常將保留面聽功能作為選擇治療指征和方式的重要參...
2022-05-31 22:48:56
-
國外大量病例研究顯示,腫瘤越小,術后面神經功能得到的保留和恢復程度越好。隨著科...
2022-06-21 17:58:22
-
聽神經瘤手術風險大嗎?患有較大聽神經瘤、腫瘤生長、頭痛更嚴重、聽力無意義的年輕...
2022-07-30 1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