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神經外科-國內中文
膠質瘤
聯系INC
尋求咨詢意見
出國看病咨詢電話400-029-0925

前沿的新技術、新療法

提高膠質母細胞瘤生存率

INC > 膠質母細胞瘤 >
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非常致命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總生存期為15-18個月, 2年生存率為 25% 。影響預后的因素包括年齡、神經功能狀態、手術切除程度、分子生物學特性、放化療等。目前手術切除是膠質母細胞瘤有效的治療方法,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限。但是目前基于影像學的膠質母細胞瘤手術切除范圍仍有爭議。膠質母細胞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其亞型包括巨細胞型膠質母細胞瘤和膠質肉瘤,占神經上皮組織腫瘤的23%;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以45-65歲高發,30歲以下者鮮見;男性明顯高于女性。

好發部位

  病變好發部位依次為額顳葉、頂葉和枕葉,小腦和基底節較為少見,可同時累及多 個腦葉。腫瘤細胞分化差,常為多形性,密度高,異型性明顯,核分裂活躍。腫瘤呈浸潤性生長,可經胼胝體或丘腦間粘合越過中線侵犯對側大腦半球,常見沿白質纖維束和 血管周圍間隙播散,也可沿室管膜、軟腦膜下隙和蛛網膜下隙播散,少見硬腦膜和顱骨侵犯。

病因

有研究發現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與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發生機制不同。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改變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擴增與過量表達為主,而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則以p53的突變為主。

癥狀

  由于腫瘤生長迅速,腦水腫廣泛,顱內壓增高癥狀明顯,患者都有頭痛、嘔吐癥狀。視盤水腫有頭痛、精神改變、肢體無力、嘔吐、意識障礙與言語障礙。腫瘤浸潤腦組織,造成一系列的局灶癥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和偏盲等。神經系統檢查可發現偏癱、腦神經損害、偏身感覺障礙與偏盲。癲癇的發生率較星形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少見,部分患者有癲癇發作。部分患者表現為淡漠、癡呆、智力減退等精神癥狀。

診斷

  醫生會通過一系列的步驟來檢查患者的腦部,并對可能存在的腦腫瘤進行診斷。除了體檢以外,醫生或許還會幫助患者進行神經學檢查以測試他(她)的精神狀態和協調能力,或者進行視力的檢查。其它的測試可包括:
  1、計算機化斷層掃描(CT scan)
  2、核磁共振(MRI)
  3、單光子發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SPECT scan)
  4、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 scan)
  5、血管造影片(Angiogram)
  6、活體檢查(biopsies)亦可作為診斷膠質母細胞瘤的方法。腦部活體檢查指的是從腦部取出一塊組織,并對其進行癌細胞檢查。一般來講,若患者的影像學測試顯示有腦腫瘤的存在,醫生會對患者進行腦活檢。

治療方法

1 手術:首要的治療辦法,放化療的基礎
  來自INC神經外科醫生集團的德國漢諾威INI國際神經學研究所血管神經外科主任巴特朗菲教授認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先是進行準確的診斷、減輕大腦壓力和盡可能手術切除腫瘤。膠質母細胞瘤是彌漫性的,有手指狀的觸角滲入大腦,這使得它們很難完全切除。當腫瘤生長在大腦的重要區域附近時尤其如此,這些區域控制著語言和運動/協調等功能。一項美國研究也表明,與延長存活時間相關的較小切除范圍為70%,切除范圍每增加5%風險就降低5.2%,所以高切除率能為患者贏得更長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質量。
2 放療:術后輔助治療方案
  放射治療是膠質母細胞瘤的第三種治療方式,也可與外科手術和化療結合使用。大腦內殘留的腫瘤暴露在輻射下,輻射減慢了腦內腫瘤的生長。常見的放療方式有適形調強放療、立體定向放療、射波刀、伽馬刀、質子放療等。
3 化療:術后輔助治療方案
  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們目睹了化療在膠質母細胞瘤患者身上的奇跡。膠質母細胞瘤的化療是使用一種叫做替莫唑胺的藥物。盡管已知這種藥物會在體內產生某些“短期”副作用,但是,它比其他形式的治療更有效,危害更小。有時,醫生會把手術和化療結合起來。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切除腫瘤,大腦內腫瘤的其余部分在化療的幫助下得到治療。
4 臨床試驗:實驗性治療方案
  膠質母細胞瘤臨床試驗是實驗性的治療。臨床試驗往往針對復發以及前述標準治療方案無效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測試一些比較有前景的治療方式,部分患者會從臨床試驗中收益。膠質母細胞瘤臨床試驗往往分成三期,前一期臨床效果好后,才會進入下一期。三期結束后,會考慮上市進行臨床治療。

前沿治療

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方法
1、 腫瘤切除術
  要想保障手術的高切除率,尤其是大腦比較深的位置,如何實施這種手術,如何避免偏癱、呼吸障礙、吞咽困難、失明等臨床上較易出現的術后大腦功能損傷。

  德國漢諾威的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的血管神經外科主任巴特朗菲(Helmut Bertalanffy)教授擅長高難度的腫瘤全切術,若干年來為中國及全國際高難度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手術,其中大多是手術難度較大、手術風險較高的手術(如腦干、丘腦、垂體、中腦、基底節區、鞍區、視神經、延髓、脊髓等“手術禁區”內的腫瘤切除術),且無一例外保持較高的切除率和對神經功能較小的損傷和較短的康復時間,甚至每年都有國際各國政要到INI進行神經外科治療。

  除了手術教授本人的手術經驗、技巧,手術團隊和助手以及術中設備和器械也對一臺手術影響較大。術中配合團隊(包括手術助手、麻醉團隊、神經電生理監測團隊等)以及術中設備(包括術中核磁、神經導航、口含式操控卡爾蔡司神經顯微鏡、整套各種規格的CUSA刀、雙較電凝刀、自動手術座椅等)的作用不容小覷,配合團隊的水平和術中設備、器械的完備程度嚴重關切到主刀醫生可否擺出較合理的體位,可否選用較適合的手術入路,可否正常順利完成手術,乃至盡情發揮自己的手術技巧、功力、水平。

2、電場療法(TTF)
  FDA批準了一項針對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大型臨床試驗,其中Optune電場療法被證明可以延緩腫瘤生長并延長生存期。電場被用來專門針對腫瘤細胞。正常的腦細胞不會受到電場的影響。為了產生電場,醫生把電較直接放在病人的頭皮上。該設備稱為Optune。電場治療是在完成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后進行的。使用Optune和替莫唑胺的人的中位數為7.2個月,沒有腫瘤生長。相比之下,僅使用替莫唑胺的人中位數為4個月而沒有腫瘤進展。使用Optune和替莫唑胺的人中約有一半在兩年或更長時間內活著,而單獨使用TMZ的人則為32%。INC的Michael Lawton教授所在的美國巴羅神經學研究所現已將電場療法應用于臨床治療,并取得一定成效。

3、免疫療法
  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通過重新啟動并維持腫瘤免疫循環,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方式,免疫療法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目前,INC旗下Mitchel S Berger教授所在的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中心正在開發許多不同類型的免疫療法并測試用于治療一些腦腫瘤,這是免疫治療的重大科學突破,可使部分患者獲得較長時間緩解期。具體包括CAR(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基因工程病毒、單克隆抗體、治療疫苗等。此外美國巴羅國際神經學研究所(BNI)目前正在進行許多臨床試驗。

4、新型ZAP-X®放射外科手術平臺
  INC旗下Michael Lawton教授所在的巴羅神經學研究所還是國際上較早的也是一個提供ZAP-X技術平臺的中心,這是使用放射外科技術進行非侵入性腦腫瘤治療的全新創新。2017年9月FDA批準,ZAP-X - 由ZAP Surgical System提供 - 高劑量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以非侵入性方式治療腦腫瘤和其他選擇性顱內疾病。對于許多適應癥,SRS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腦腫瘤治療方法,可替代侵入性手術。

患者真實案例

懷胎七月罹患多發性膠質母細胞瘤,輾轉國內外
28歲的紀女士
多發性膠質母細胞瘤

更新時間:
2024-10-27 22:19:55
懷胎七月罹患多發性膠質母細胞瘤,輾轉國內外
手術輔助放化療,較大腦干膠質母細胞瘤術后4年
34歲男性
腦干膠質母細胞瘤

更新時間:
2024-10-27 22:08:59
手術輔助放化療,較大腦干膠質母細胞瘤術后4年

擅長膠質母細胞瘤的INC國際教授

巴特朗菲教授(Helmut Bertalanffy)

巴特朗菲教授(Helmut Bertalanffy)

  • 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教育與技術委員會前任主席

  • 歐洲神經外科知名雜志《Neurosurgical Review》主編(2004-2016)

擅長領域:

專注腦干、顱底等復雜手術30多年、上千臺成功腦干手術記錄:包括擁有上千臺成功腦干手術記錄,包括800臺腦干膠質瘤成功案例、近400臺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成功案例等。大部分腦干腫瘤...

德國
James T. Rutka教授(加拿大)

James T. Rutka教授(加拿大)

  • 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現任執行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 國際神經外科專業知名雜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編(2013年至今)

擅長領域:

在臨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顱內腫瘤為主,對膠質瘤、纖維瘤、顱咽管瘤、室管膜瘤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擅長清醒開顱術及顯微手術。...

加拿大
Concezio Di Rocco教授(意大利)

Concezio Di Rocco教授(意大利)

  • 國際兒童神經外科學會主席(ISPN)(1991-1994年)

  • 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教育委員共同主席(2013-2017年)

擅長領域:

尤為擅長小兒神經纖維瘤、癲癇、腦積水、蛛網膜囊腫、顱縫早閉、腦和脊髓腫瘤、腦和脊柱畸形(半椎體畸形,皮質發育不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內脂肪瘤,Arnold-Chiari畸形)等難治病...

意大利
Michael T. Lawton 教授(美國)

Michael T. Lawton 教授(美國)

  • 巴羅神經學研究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 神經外科主任教授兼主席

擅長領域:

專注各腦血管病、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海綿狀畸形、血管搭橋、中風、顱底腫瘤的手術治療,對于較大而復雜的腦動脈瘤手術尤為精通。目前擁有4400余例腦動脈瘤、800余例動靜脈畸...

美國
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美國)

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美國)

  • 世界神經外科學院(WANS)主席

  • 美國神經外科學院主席(2016年-2017年)

擅長領域:

涵蓋腦膜瘤、腦膠質瘤、腦動脈瘤、顱底手術、中風、創傷性腦損傷、頭部創傷和神經重癥護理等方方面面。擅長腦膜瘤等腦部、顱底、神經腫瘤、垂體腫瘤、癲癇和腦血管神經外...

美國
Mitchel Berger 教授 (美國)

Mitchel Berger 教授 (美國)

  • 美國神經學醫師協會副主席

    (2010年)
  •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UCSF)神經科教授及主席

擅長領域:

全美公認的治療成人和兒童的腦和脊髓腫瘤方面的專家,在腦部術中建圖方面擁有豐富的知識,能夠準確識別運動、感覺和語言功能的部位,從而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傷及重...

美國

其他人都在關心什么

點擊查看更多

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又不想錯過有效的
國際前沿藥物、技術、療法?或者想了解出國就醫?
那就直接咨詢我們的專業醫學顧問吧!

今日已有183名患者咨詢INC